2021年已经进入下半年,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,手机圈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事情,从技术到产品再到行业,每一件大事都在改变着手机市场。今天我们不妨就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件。
[技术篇]
聚焦智能手机市场,你会发现以前单纯拼硬件的时代已经过去,近年来手机厂商们纷纷加大研发投入,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,落地了诸多黑科技,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同时,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。
众所周知,手机行业的进步是需要科技来推动的,同样,产品体验的升级也离不开各种创新技术的助力。那么今年过去的这段时间里,手机圈都有哪些亮眼的技术呢?
1)华为鸿蒙系统
要说手机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是什么,华为的鸿蒙系统肯定占有一席。这套系统是华为为摆脱谷歌安卓系统限制的秘密武器,不仅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态,同时也给华为手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。
相较以往的系统,鸿蒙系统有着比安卓更快的开机速度,更流畅的运行体验,除此之外还有多项亮点。比如,升级后的手机界面,主图和图标显得更加简约,视觉观看更加舒服。
最为让人惊讶的是,鸿蒙系统的超级终端功能,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、互联与协同提供了统一的语言。大家都知道,以往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,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,而鸿蒙系统的问世使这一切变得简单起来。
鸿蒙系统不单单是一个手机系统,除了手机以外,电视、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等智能家居产品都能搭载鸿蒙系统,只要有了它,不需要任何有线连接就能实现和所有设备的联动,可谓是真正的万物互联。目前,升级鸿蒙系统的终端设备已经突破千万,今年有望覆盖超过3.6亿台。
2)LTPO技术
除了华为鸿蒙系统之外,LTPO也是今年非常火热的一项屏幕技术。那么,什么是LTPO技术?简单介绍一下,LTPO的学名是“低温多晶氧化物”,是OLED屏幕上TFT背板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。
熟悉数码产品的人一定知道,5G手机相比4G手机性能提升了不少,但随之而来的功耗也提升了不少,除此之外,高刷屏更是耗电大户。而且,现阶段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高刷新率屏幕所使用的都是LTPS技术,这项技术的优势是容易将屏幕做成高刷新率,电子迁移率也高,但是材料的漏电却严重,这也更进一步增加了功耗,从而降低了续航。
业内人指出,LTPO技术融合了LTPS和IGZO的优点,能够实现更高电荷迁移率、稳定性和可扩展性。从理论上讲,LTPO 相比LTPS 技术更加节能。因此,采用了这项技术的手机可以带来更低的功耗。而且这种升级是材料上的升级,不仅仅是智能刷新率这么简单。换句话来说,有了LTPO技术,用户再也不用担心手机耗电快。可以说,在当前手机屏幕技术领域,LTPO技术是一项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,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主流。
3)200W有线快充
在快充当道的智能手机市场,快充已经成为了5G手机的标配,而小米首发的200W有线快充,只需要8分钟就可以让一部手机从0%电量充至100%电量。不仅打破了世界充电记录,将有线充电首次拉进10分钟时代,也让快充技术有了跨越式的提升。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量产,但毋庸置疑的是,这项200W有线快充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最快的快充方案。
其实,无论是华为鸿蒙系统,还是LTPO技术和200W有线快充,这每一项技术都会给手机的使用体验带来不小的助力。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下放,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可以拥有这些技术,届时也将惠及更多消费者。
[产品篇]
进入2021年以来,国内手机发布会呈此起彼伏之势,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,产品一款接着一款上市,让消费者们眼花缭乱。而手机厂商之所以如此快速地推送新机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要抢占华为腾出的市场份额。
华为由于受到“芯片”制裁的原因,手机业务遭受重创,腾出了大部分的高端市场空白,这也给了小米OV抢占高端手机市场的机会。于是,进入2021年后,小米OV纷纷发布了属于自己的高端旗舰手机,掀起了一轮高端市场之争。
1)vivo X60 Pro+
先来看vivo,其年初发布的超大杯vivo X60 Pro+定位高端,不管是性能、影像,还是设计都让人爱不释手。
在性能上,vivo X60 Pro+搭载了业内顶尖的5nm制程的高通骁龙888芯片,该处理器在安卓手机CPU性能天梯图中排名第一,再加上LPDDR5、UFS 3.1、6.56英寸的OLED屏幕、120Hz 刷新率、240Hz 触控采样率等核心配置,vivo X60 Pro+可以说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超强手机。
在影像方面,vivo X60 Pro+搭载了双主摄影像系统,超大底主摄采用了5000万像素的GN1传感器,另一枚是4800万像素的超广角微云台主摄。且支持一亿像素超高清模式、专业人像和超级微距等功能的拍摄,能够满足用户在任何场景下的极致拍摄需求。
与此同时,vivo X60 Pro+还与蔡司深度合作,带来了全新的“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”,以及蔡司独家拥有的蔡司光学镜头、蔡司T*镀膜、蔡司人像风格,不仅减少了紫光、鬼影、眩光等光学问题,还进一步提升了图片的整体成像质量和风格效果。
在设计上,vivo X60 Pro+带来了深海蓝以及经典橙,整个手机背面非常简约,没有过多的花哨设计,却也有一些小特色,在后摄模组上,该机采用了新秩序双色云阶设计,让其看起来如云层铺开般有序,彰显科技之美的同时,也诠释了vivo的设计审美。
2)小米11 Ultra
小米冲刺高端市场,带来的产品是小米11 UItra,在发布会上,雷军称这款手机是“安卓之光”。作为小米数字系列中的最强旗舰手机,小米11 Ultra在堆料上几乎没有任何短板,处理器为高通骁龙888、2K级的三星OLED屏幕、5000mAh的大电池、67W有线无线快充以及IP68级防尘防水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小米11 UItra“安卓之光”的标签在发布会后没多久换成了“影像新物种”,这主要是小米为了突出这款手机的影像功能。该机后摄搭载了5000万像素超感光主摄+4800万像素超长焦镜头+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的三摄组合,其中,主摄使用了1/1.12″定制超大底,在拍摄时能够进入更多光线,因此成像质量也非常出色。
最让人惊讶的还在于小米11 UItra的外观设计,在后盖上,该机有一个硕大而醒目的相机模组,且上面放置了一块小小的副屏,而且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,这块副屏还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功能。例如,当你的手机只剩下10%电量的时候,副屏不仅可以显示时间,还能拨打紧急电话等,这一点倍受用户好评。
3)OPPO Find X3 Pro
作为OPPO的“十年理想之作”,OPPO Find X3 Pro这款手机被OPPO寄予了厚望, 承担着OPPO品牌破局、跻身全球高端旗舰第一阵营的使命。
OPPO Find X3 Pro搭载了高通骁龙888处理器,2K+120Hz曲面屏、4500mAh大电池,支持65W闪充和30W无线充电,性能实力毋庸置疑。而且拍照体验也不错,采用5000万双主摄,最高支持60倍显微镜拍摄,拥有超高解析力和色彩还原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OPPO Find X3 Pro还采用了“OPPO 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”,这一系统可以将拍摄、编码、存储、解码、显示的全链路10bit色彩打通,在每一个环节均具备处理10bit数据能力,解决底层系统对于10bit图像信息不兼容问题。有了全链路10bit的加持,Find X3就能为用户记录最真实且丰富的色彩内容并且做到准确还原显示,实现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的“所拍即所见”。
[行业篇]
众所周知,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,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稍不留神或许就会被反超。但前三强的排位很多年来都没有变过,一直是三星、华为、苹果三家品牌的手机销量最高,但是,由于华为受到芯片制裁,导致手机业务受损,手机市场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。
1)小米首次挺进全球前二
在今年第一季度,华为无缘全球前五,沦落为了Others厂商,排名前三的手机厂商成为了三星、苹果以及小米。于是,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传播着小米重回全球前三这一消息。
然而,让人猝不及防的是,到了今年的第二季度,小米在全球的手机销量超过了苹果,仅次于三星,首次在单季度成为了全球第二的手机厂商。Canalys统计的数据显示,小米在第二季度全球市占率达到17%,同比增长高达83%,是全球以及中国区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。
2)vivo稳居国内第一
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大洗牌,Canalys发布中国国内市场智能手机2021年第1季度的分析报告显示,华为从国内出货量第一跌落至第三,而vivo则以2160万部的出货量,23%的市场份额超越了华为、苹果等一众大厂,拿下第一。
近日,另一大机构IDC公布了第二季度手机数据跟踪报告显示,华为跌落前三,无缘前五,vivo以23.8%的市场份额再次稳坐国内市场头把交椅。可见,虽然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,但vivo的依然凭借自身超强实力领跑国内手机市场。
3)一加回归OPPO
除了小米斩获全球第二,vivo蝉联国内第一,一加并入OPPO也是行业内一大变局。
2021年,是一加成立的第8周年,在这一年,一加手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作虎宣布,一加手机与OPPO将进行全面融合,成为OPPO旗下独立品牌。毋庸置疑,这对于手机界而言,是继荣耀与华为分家后的又一大变局,而这一变局或将让手机行业再次洗牌。
从当前的手机市场来看,OPPO也是实力超强的一家手机品牌,而一加经过8年时间的发展已然在高端市场立住了脚跟,此时加入OPPO必然会发挥自身所有优势,与OPPO形成合力,共同对抗外部竞争,抢占更多的手机市场,这样一来,手机市场必然掀起更为激烈的战争,最终,谁能占据国内头把交椅还未可知。
写在最后:
实际上,上文所提到的每一件大事都代表着手机行业的变化,而这也得出了一个结论:2021年,是手机市场格局突变的一年。由于华为这一巨头所遭受到的变故,智能手机市场每个季度,甚至每个月里,手机品牌的地位都有所变动。但无论怎么变,能够走到最后的,还是要凭厂商们自己的真本事。
","content_hash":"746266f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