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,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,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……目的显然是为了消减使用手机给中小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,保护学生视力和注意力,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。据了解,我市中小学对于手机进校都采取严控措施,一些学校甚至直接出台了“禁机令”。
或许有人会担心这是徒劳的。毕竟,当今世界使用手机是生活的日常,早晚我们都得习惯跟手机“共生”,“抵抗”似乎没有意义。事实并非如此。同样是共生,方式各不相同;手机带来的种种弊端纵然无法避免,却也有轻重之分。是人使用手机,还是手机“绑架”人,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;面对手机的诱惑和成瘾倾向,加强手机管理、保持对抗意识,就有可能形成精神上的“锚”,维持住清醒和坚定,避免滑向“被手机控制”那一边。在青少年乃至儿童阶段培养这种对抗意识,显然很有必要。
几乎人人都知道过度使用手机、电子屏的负面问题,但在身体力行的对抗上面,许多人常常呈现出一种逃避、放弃的状态,有的学校甚至用iPad等电子产品代替传统的纸质书本,这里或许有效率的考量、利益的驱动,也是因为社会整体气氛中缺乏“坚决对抗电子屏成瘾”的足够声量,形成了某种“投降主义”的惯性,淡化了对电子屏成瘾的警惕意识。在这种情况下,教育部印发通知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明确表态,可谓旗帜鲜明地反对“向手机成瘾投降”;当然,这面旗帜能起多大作用,得看社会、学校和家长们怎么配合。
面对这样一个亦敌亦友、无处不在、难以摆脱的对象,对抗手机成瘾并不容易。许多人都听过关于烈日、寒风与行人的那个故事,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,光靠“没收手机”等“雷霆手段”是不够的,还需要春风化雨,培养几个能够持续带来成就感、满足感的兴趣爱好,让孩子们获得足以对抗手机诱惑的“拉力”。对抗手机成瘾的途径既关乎手机管理,也在手机管理之外,对此不少学校已有经验;此前,我市中华中学在部分班级进行试点,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,此后高中部就全面推行“零手机”。
离开校园就得看家长了。尤其眼下正是寒假,在保护中小学生降低手机成瘾危害的问题上,家长有必要担起责任,节制使用手机、给孩子创造“少屏环境”。一个普通人向手机投降,只是“自我放弃”;一个家长向手机投降,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。
在借助手机等屏幕终端与这个世界更好交互、享受各种便利的同时,我们或许不可避免地要与视力下降、专注力下降、思考力下降、时间浪费等问题长期相处。唯有对抗,我们才有机会把握主动,才有能力降低各种问题对我们的负面影响,对抗本身就是意义。
作者:吴云青
来源: 南京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