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家长反映,一到寒假孩子的手机就很难管。家长白天上班,孩子放假在家,管理难度加大。加上线上学习、作业打卡、外出联系等都给孩子提供了必要的借口,手机成为了亲子关系中的易燃易爆点!
如果用“谈虎色变”来形容对手机的管理,那么我们首先要观察这只“老虎”。南京致远初级中学沈磊老师专门对手机使用的时段、场合和用途做了问卷调查。并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管理好手机提供了建议。
调查结果
调查问卷显示: 能管理好手机的学生不到20%
A | 手机使用时段:
超91%—睡前、起床后;
超80%—等待或乘坐公共交通时;
73%—感到无聊或无事可做时;
43%—和好朋友或同学约好一起上线讨论或打游戏时。
这样看,手机使用集中于“无聊”时和“约好”时,既可以是大段时间,也可以是见缝插针。
B | 手机使用场合:
第1种是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;
第2种是周围有较多陌生人的情况下;
第3种是周围人都在玩的情况下。
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有不同的心理需求——
一个人独处时:脱离了社交关系,有交往的心理需求,使用手机能随时随地、轻而易举地建立起人与人、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。
周围有较多的陌生人时:心理上存在不安全感,把自己“藏”在手机里,进入到网络世界中,既能产生精神对话,又不至于觉得很尴尬。
周围人都在玩时:环境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一起玩手机,就有共同话题,有关注的焦点,容易形成同盟。同时,成人在儿童使用手机方面起到了积极或消极的示范作用。
这样来看,手机主要发挥了“交往”的功能。与人的交往、与信息的交往、与外部世界的交往。
C | 手机使用用途:
100%—使用过哔哩哔哩、抖音、小红书、视频号等APP;
超80%—拥有两个及以上的QQ号、微信号、微博大小号;
72%—用手机打游戏(其中网络游戏占比超过50%);
66%—使用手机听音乐、看视频;
超50%—用手机拍照、修图、制作表情包;
47%—习惯于使用带有较强学习或生活功能的软件,如百度、有道、美团等。
从用途上看,孩子使用手机主要是两种需求:社交与娱乐需求,学习与信息加工需求。仅有不到20%的学生表示自己能较好地管理手机的使用。
探因
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?
补足成就感,缺少丰富的、积极的现实生活
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玩手机呢?沈磊分析,首先,手机软件和游戏的研发符合孩子的心智认知。短视频、小游戏等内容上手容易、无门槛、界面设计新颖、感官刺激强烈,乍一看不用浪费多少时间,但一旦入坑就层层升级、产生连锁反应。
其次,孩子更容易在虚拟世界中建构参与感、产生获得感、补足成就感。基于大数据分析后,网络自动推送的内容恰好戳中孩子的兴趣点、节奏快、形式多样,很容易建立起孩子真实的参与感。同时,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放大自我能力,完成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事情,增强了获得感,弥补了现实生活中(尤其是学业水平上)的低成就感。
最后,缺少丰富的、积极的现实生活且受到成人行为的影响。我们需要明白的是,不是非得琴棋书画才叫丰富多彩,和家人聊天、参与家务劳动、自己选购图书并沉浸在阅读里都是丰富的、积极的生活方式。而当父母都不再关注彼此沟通、共做家务、不在家中阅读的时候,我们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:刷手机是最便捷的、最能获得及时性满足的事情。
求解
怎样引导孩子管理好手机?
做好“灵魂三问”,制定公约
怎样引导孩子在寒假中管理好手机呢?沈磊老师给出四点建议:
第一,重塑观念,避免禁果效应。手机本身没有问题,问题是如何有控制地使用手机。所以对于手机的管理,特别是在家里的使用,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“禁止”。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,以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心态理性面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。
第二,灵魂三问,做好价值澄清。家长应积极与孩子讨论手机使用的话题。您不妨让孩子使用手机前这么问自己:我需要使用手机做什么?(解决目标问题);我会受到什么影响,给我带来什么结果?(坚持结果导向);我可以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己,而不是让自己被手机控制?(明确自控策略)。通过这三个直击本质的问题,引导孩子澄清手机使用的价值。
第三,制定公约,建立信任关系。当孩子意识到手机的管理很重要以后,家长就要与孩子一起制定《家庭手机管理公约》。其实,这对家长是个更大的挑战——共同约定、共同遵守。公约包括以下内容:使用的时段、场合、用途、功能及内容;父母及子女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;违反公约的惩罚性措施。公约制定后,就要完全信任孩子,放手让孩子去做。
第四,现实吸引,享受多彩生活。寒假过了三分之一,接下来“年”就近了。让孩子去寻找身边的年味儿,看看城市里有哪些与“年”有关的布置。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才是孩子获得经验,提升成就感的真实来源。让孩子在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和力量,这正是手机所不具备的。(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)
来源: 扬子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