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密集上新,造车靴子落地:小米和雷军的当

摘 要

  如你所知,小米 2021年春季新品发布会,分成了上下两场。小米原定计划是一场,时长超过4小时,对媒体,对观众,甚至对雷军 来说,这既是考验体力,也是挑战耐心,于是,这场发布


如你所知,小米2021年春季新品发布会,分成了上下两场。小米原定计划是一场,时长超过4小时,对媒体,对观众,甚至对雷军来说,这既是考验体力,也是挑战耐心,于是,这场发布会最终改成了上下两场,29号一场,30号一场。连续4次的彩排劳累后,雷军感冒了,发布会上,雷军一开口就破音,熟悉的仙桃口音,只是嗓音嘶哑,好在,随着演讲的继续,现场氛围烘托下,他的表现也渐入佳境。






数款高端新品旗舰手机的发布,以及,几项重大新闻的公告,冲淡了感冒带来的疲惫。演讲台上,雷军依旧意气风发,他发布了小米11Por、11 Ultra、MIX FOLD、小米笔记本 Pro 15,公布了由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操刀的小米品牌新LOGO,以及,宣布小米要造车了——这应该是近期围绕小米和雷军,最受市场关注的消息。






这应该是小米公司历史上产品最多的发布会,也是新闻最密集的一次曝光。透过这场发布会,你能感受到,小米公司上下的意气风发,以及雷军内心那份时不我待的急切。上下两场发布会,除了是对传播效果的考虑,更像是对小米公司的某种隐喻:29号的发布会,象征着小米的当下;30号的发布会,象征着小米的未来。






雷军曾说过“以战养战”的经营,2021春季的新品发布会,是小米两场战争的象征:手机,站稳主流高端市场,是小米的当下;MIX和澎湃芯片、新LOGO和品牌升级以及汽车,是小米的未来,套用小米官方术语,是手机×AIoT。






将手机发布和造车联系起来,更能理解小米和雷军的当下与未来。






从一众互联网公司创业路径来说,始终脱离不了“取势、明道、优术”的三部曲。雷军曾经的金句,“站在风口上,猪都会飞”,说的是,“取势”,“风口论”可以用四个字总结,叫“与天共谋”。2010年创办小米,和2021年宣布造车,都是趁着时代和产业的大潮,做弄潮儿。不同的是,2010年,雷军创办小米时,筚路蓝缕,很多人看不懂,2021年宣布造车时,小米已经成为标杆案例,公司账面还有1080亿现金储备,新能源汽车,在过去的2020年,开始蔚然成风。






雷军造车的底气,源自小米手机。手机的成功,带来了资金储备,人才和技术支撑,还有,品牌的势能。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小米新能源汽车的新闻,正是这种“势能”的折射,市场对小米和雷军造车,有期待。










2020年,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1.46亿,稳居全球第三,其中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。小米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并站稳,因为小米10系列和小米11,小米11更是创造了21天销量破百万的旗舰手机销售新纪录。事实上,小米11发布在2020年12月底,用户期待的Por、Ultra并没有同期发布,三个月后小米11 Por、11 Ultra才姗姗来迟。这样的节奏设计,原因是,小米11的发布抢占芯片首发优势,而这次发布的小米11 Por、11 Ultra和青春版,是进一步抢占高端手机的各个细分市场。






从小米10开始,小米告别了一款旗舰打一切的模式,推出了如 Por、 Ultra、青春版等细分产品,包括这一次重启的MIX系列,小米在高端机型上有了比以往更明确的细分策略。与此同时,还有更深入的渠道覆盖,小米的计划是,在2021年实现全国市场的县域覆盖。






备受瞩目的还有MIX FOLD的发布,MIX的回归,是小米“技术为本”的象征。第一代小米MIX在2016年发布,第二代、第三代分别在2017年、2019年发布,MIX系列在小米历史上,并未承担起销售上量的规模使命,更多的是小米品牌,对未来探索和对黑科技极致追求的象征。这一次,MIX FOLD的发布,还承担了小米在自研芯片,攻坚克难,突破“卡脖子”核心问题,因为,MIX FOLD搭载了小米自研芯片——澎湃C1。






早在2014年,小米成立了松果电子公司,负责芯片研发设计,2017年,松果发布了首款手机芯片,澎湃S1,小米成为继苹果、三星、华为之后第四家能独立制造手机芯片的手机厂商。不过,此后澎湃芯片一直处于沉寂状态,迟迟未有发布。2020年小米十周年演讲上,雷军说,芯片研发遇到困难,但并未放弃。搭载澎湃C1的MIX发布,是对此承诺的回应,可以说,MIX FOLD承载了小米品牌向上的重任,甚至是扛起中国手机大旗的期许。






从2016年小米遭遇瓶颈开始,雷军亲自上阵,督战手机事业部,开启了漫长的“补课”,“补课”,就是“取势、明道、优术”三部曲中的“优术”。小米数字系列、小米MIX系列的联合发布,更像是小米补课的一次考试或检阅。“补课”和“优术”体现在小米的财报上,是研发的投入,过去的2020年,小米研发投入了近百亿元,按照30%的增长,2021年,小米至少将投入130亿用于研发。






有趣的是,发布会后,雷军并未按照原计划接受媒体采访,改由曾学忠、常程与媒体沟通。如果把这一幕与雷军挂帅小米汽车联系起来,或许,也是手机事业部交棒新人的开始。常程在2020年1月加盟小米,负责手机产品规划,曾学忠在2020年7月加盟小米,任手机部总裁,负责手机产品研发和生产。这次密集的新品发布,也是雷军在2018年小米上市后,陆续引入人才后顺理成章的结果。






手机是小米的当下,也是造车的支撑。从传播效果来看,市场对小米造车充满期待。极客公园张鹏说,“我曾分析认为小米不会现在进入造车领域,前段时间得知决心下了,一度不理解为啥这个理性的预测会被“打脸”。今天听完演讲释然了,理解了。创业这件事,最终的力量来自于内心,因为逻辑都有正反,万事都有得失,最终决策的天平,是靠创业者内心来决定的,这才是真相吧”。






从小米“手机×AIoT”的战略,以及“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”的品牌诉求来说,小米造车,是自然而然的,小米并不排斥造车的诉求——小米的IOT布局,一系列产品,都在围绕科技生活演进,未来的汽车,或许真的就是“智能手机+四个轮子”。雷军说,“我只关心小米有没有能力为米粉做一款感动人心的好车”。








雷军在讲述造车决定时,眼含泪水,几近哽咽,他把这描述成“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”,甚至“愿意压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”。雷军把小米造车比作人生的第四次转折:第一次,是1998年,从程序员转行做总经理,学营销、学管理;第二次是2007年,金山上市后离职做投资人;第三次是2016年,小米遭遇巨大挑战,亲自管手机部。






创办小米的时候,雷军迈入“不惑之年”,小米宣布造车的时候,雷军迈入“知天命之年”。可以把小米造车比喻为雷军的又一次“顺势而为”,“势”,是米粉期盼,也是市场适时,此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正如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,正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时,逐鹿才开始。






从移动互联网来看,小米属于“弄潮儿”,雷军很敏锐地看到了时代的前进方向,做小米时,也是赌上了过往的战绩和声誉,如果从手机圈来看,小米其实是“颠覆者”,擅长的是“后发制人”,先看清一个产业,再抽丝剥茧,寻找突破口。从这点来说,小米造车的确值得期待:一方面雷军再次“豪赌”,另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的确需要“搅局者”甚至是“颠覆者”。






一约既定,万山无阻。外界把雷军描述成“劳模”,但其实,劳模的勤勉坚持之外,更需要“取势”的智慧,“明道”的果断以及“优术”的耐力。






把小米的当下和未来,小米手机站稳高端和雷军战意决绝的宣布造车联系在一起,更能理解请原研哉为小米设计的新LOGO的寓意——“承启”之意,新的LOGO是在原有价值体系上的改进,既要继承,也要启迪,这是链接小米的过往、当下与未来,时间是连贯的。






这应该是小米新十年的开始。
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